休产假的工资怎么算

更新时间:2021-04-25 18:26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女性朋友可以会遇到以下一种情况,在职场打拼的时候怀孕了,这时候就应当要休产假,产假一般不少于98天,最多可延长至128天,其中包括产前假、哺乳假、保胎假、晚育假和晚育护理假。孕妇在休产假期间是有工资的,享受基本工资待遇和生育津贴,那么休产假工资怎么算?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就带您来了解一下。

一、休产假的工资怎么算

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为准,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生育津贴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

产假期间发放工资一般有两种方法:

1、女职工产假期间先行发放产假期间工资(就是固定的基本工资,不含奖金和与其它红利补贴)。待生育津贴申领到帐后,进行对比,如果已发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么公司将差额部分一次性补发,如果已发工资高于应该得到的生育津贴,也不再补扣差额部分。

2、第二种方法就是先计算能够申领的生育津贴,从公司财务借款发放。等到申领完毕后用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生育津贴来冲抵借款。同时,将产假期间工资与生育津贴进行对比,若有出现差额,则公司再将差额补足。

休产假的工资怎么算

二、产假工资有哪些规定

(一)是用人单位为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女职工的的产假期间的待遇为:

1、生育津贴;

2、生育的医疗费用;

3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4、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费用。

上述费用均有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二)用人单位未给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由用人单位照发,这里的工资应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岗位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应是女职工休产假之前的月工资标准。另外,女职工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报销生育医疗费用及疾患生育手术费用。

      三、孕前工资是什么

孕期工资

女职工怀孕七个月以上(28周计算),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提醒注意的是,请长病假女职工不享受产前假。这两个半月的产前假只能按预产期在产假前执行。至于女职工请产前假期间的工资按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关于休产假的工资怎么算的法律知识,女职工在休产假的时候可以享受基本工资待遇和生育津贴,一般以本人生育当月缴纳基数为准,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希望读者们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的权益。若您还有哪些不懂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产假当月工资怎么算
产假工资常见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按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生育津贴发放,二是单位直接按女职工产假前工资标准支付。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单位是否参加生育保险。已参保的单位,
小产假工资怎么算
小产假工资怎么算
产假工资计算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产假结束当月工资怎么算
产假结束当月工资计算通常依据生育津贴或原工资标准。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是否参加了生育保险。已参保的,按生育津贴标准;未参保的,按原工资标准。应咨询单位人事或财务部
产假结束当月的工资是怎么算的
产假结束当月工资根据参保情况确定。已参保:生育保险基金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发津贴;未参保:单位按产假前工资支付。操作时应核对生育保险参保情况,确保女职工权益得
陪产假工资怎么算
陪产假工资怎么算
陪产假工资
产假期间在家工作,工资怎么算
您好,这要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已经劳动合同的约定来看
法定产假工资怎么算?
关于产假工资的计算,具体方法如下:已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将依据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来计算,并由生育保险基金负责支付。若未参加生育保险,则
产假期间在家工作,工资怎么算
您好,这要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已经劳动合同的约定来看
公司有产假吗?产假工资怎么样?
根据法律的规定,女职工保护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保护女职工的劳动权利。2、研究职业因素对女性生理机能的影响。3、安排女职工从事无害女性生理机能的工作。4、做好女
没有缴纳社保,产假工资怎么算?
生育津贴是根据交费基数来计算的交费基数31法定产假天数降低基数给你交肯定会影响你生育津贴的你可以要求单位补差因为单位不按照实际工资来交社保是违法单位不这样做可以
产假工资怎么发呢
您好,这个要按正常的工资标准发放,不能克扣。
生育保险买了半年,产假期间的工资怎么算?
根据法律的规定,女职工保护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保护女职工的劳动权利。2、研究职业因素对女性生理机能的影响。3、安排女职工从事无害女性生理机能的工作。4、做好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