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如何认定逃税罪

更新时间:2021-12-07 08: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据调查,对于税负究竟重不重的回答,87%的企业家认为税收负担很重和较重,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逃税的事例发生的原因之一。想必很多人都想要了解,2022年如何认定逃税罪?逃税和漏税的区别是什么?逃税的后果是什么呢?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2022年如何认定逃税罪

  一、2022年如何认定逃税罪

  1、客体要件

  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 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4、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和过失。 进行虚假纳税申报行为是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不进行纳税申 报一般也是故意的行为,有时也存在过失的可能,对于确因疏忽而没 有纳税申报,属于漏税,依法补缴即可,其行为不构成犯罪。因此, 逃税罪的的主观要件一般是故意。

  二、逃税和漏税的区别

  1、 漏税与逃税有着性质上的区别,判定漏税的关键是并非故意,因而在处理上也不同。税法规定,对漏税者,税务机关应当令其限期照章补缴所漏税款,逾期未缴的,从漏税之日起,按日加收一定的滞纳金。

  2、 对逃税行为,税务机关一经发现,应当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和滞纳金,并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构成逃税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逃税和漏税罪主要的区别就是逃税是主观上的故意,而漏税是因为过失。

  三、逃税的后果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2、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3、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2022年如何认定逃税罪、逃税和漏税的区别、逃税的后果的相关内容。希望上文的的内容会有所帮助。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我们的律师会对于疑问进行专业的咨询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逃避缴纳税款罪 逃税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逃税罪是刑法修正案七新修改的内容)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
逃税和逃税罪是概念吗?逃税罪构成单位犯罪吗?
逃税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走私犯罪与逃税罪的区别是什么?走私罪就是逃税罪吗?
您好,建议立马报警处理,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逃税及其处罚
逃税及其处罚
工商税务
逃税罪的认定标准,什么是逃税罪?构成逃税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逃税罪的认定标准: 1、客体要件。 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
逃税罪 抗税罪 数罪还是一罪
抗税罪和逃税罪区别: 1、主体要件不同。 2、客观方面不同。 3、犯罪标准不同。
逃税罪共犯以逃税罪判刑吗
违反刑法导致犯罪的,法院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什么是逃税罪?
涉嫌逃税,
逃税罪取保候审
您好,偷逃税款不应该是由检察院来侦察,如需帮助可以来电咨询 法不阿贵,闻言审听。言出添正气,笔动减冤情.
离职了故意拖欠工资
你好,可以发函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如不支付可以离职并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建议携带相关材料来所详谈
转正是从当月算还是次月算
法律上对月的计算是按自然月计算的,即公历的当月1日起至月未(31日、30日或28日)止。民法所称的期间按照公历年、月、日、小时计算。按照年、月、日计算期间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