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时效

更新时间:2021-07-16 13:49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发生劳动争议后,双方当事人一般是先协商,协商不成的,就有可能申请劳动仲裁,但是申请劳动仲裁我们需要注意是有时间限制的,我们务必要在此期间内申请,下面找法网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时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时效

  2007年12月29日通过,将于2008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之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用人单位同意履行义务。在这些情形下,一年时效期间发生中断,仲裁时效期间自劳动者主张权利、寻求救济、用人单位同意履行义务时起重新计算一年期间。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时效

  二、劳动仲裁的流程是怎么走的

  (一)、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4、申请仲裁的日期。

  (二)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三)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四)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五)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三、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7、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8、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争议,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国家机关与其公务员之间、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与其正式在编员工之间发生争议属人事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因而不属劳动仲裁诉讼的受案范围。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其工勤人员及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之间的争议符合所列上述情况的属劳动争议。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的事业组织与其员工之间的争议符合所列上述情况的,也属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时效的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从上述内容可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时效为一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遭受侵害之日起起算。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登录找法网咨询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什么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什么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时效中断什么意思
处理劳动争议时效中断时,应依法操作。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及时收集和整理证据,以证明时效中断的原因;其次,根据案件实际情况,选择协商、调解或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最
劳动争议追诉时效最新规定是什么时间执行
劳动争议追诉时效是六十天。在时效期内,可选择的处理方式有:1. 协商,双方直接沟通解决争议;2. 调解,通过第三方协助达成和解;3. 仲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劳动争议追诉时效最新规定是什么时间开始的
劳动仲裁申诉时效为一年,具体操作包括:1. 在权利被侵害后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2. 在时效期间内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时效会
关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时效的法律解读
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为一年。针对劳动争议,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首先,双方协商,尝试达成一致解决争议;其次,通过第三方调解机构进行调解;然后,如果协商和调解无法解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时效期间的严谨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一年。具体操作:1. 确认劳动关系争议,提供劳动合同等证据;2. 劳动报酬等争议,提供工资单、银行流水等;3. 工伤等争议,提供医疗证明、工伤认
关于主张加班费的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限
加班费争议仲裁时效一年。处理方式:1. 协商,双方达成一致快速解决;2. 调解,由第三方协助达成协议;3. 仲裁,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4. 诉讼,仲裁不服可向法
劳动争议仲裁的法定时效有多久?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一年。在时效内,可选择:1. 协商,双方直接沟通解决;2. 调解,由调解组织介入协助;3. 仲裁,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协商、调解不成,应及时申
关于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限制
劳动仲裁时效一年。具体操作:1. 收集证据,确认权利被侵害事实;2. 向劳动仲裁委提交申请书;3. 等待仲裁委决定是否受理;4. 参与仲裁庭审,争取权益。若和解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多久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在时效期内要及时申请仲裁,如遇时效中断,应保存相关证据,重新计算时效。若因不可抗力等未申请,时效中止,消除后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
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范围有几年?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一年。在时效内应尽快申请仲裁,如遇特殊情况可申请中止或中断时效。中止时效需消除中止原因后继续计算,中断时效则重新起算。注意保留证据,及时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