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合同的成立要件有以下几点:
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3.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4.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5.意思表示真实。找法网提醒您,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合同生效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合同的成立是当事人之间产生权利义务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
1.合同的成立旨在解决合同是否存在的问题。合同成立是合同订立过程的成功结果。如果合同不成立,合同订立失败,不发生具体合同,也就无所谓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等问题。
2.合同的成立是认定合同效力的前提条件。只有成立的合同才会发生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如果合同没有成立,当然也就谈不上合同的效力。
3.合同的成立是区分合同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的根本标志。合同订立过程中,因一方当事人的过失致使合同不成立即订约失败,造成他方损失的,过失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因合同关系尚不存在,这种赔偿责任只能属于缔约过失责任。只有在合同成立后,因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一方违反合同的,才会发生合同的违约责任。
我国的合同自成立时不一定生效。合同成立是指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达成了一致,合同生效是指成立后的合同在法律上得到了肯定性评价,产生了当事人意定的法律效力,也就是使合同获得了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合同违反法律规定的,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