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又称劳工法,是规范工会、雇主及雇员之间关系的法律,旨在保障各方的权利及义务。劳动法通常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1. 劳动就业法,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关系的建立、变更、终止及双方的权利义务。
2. 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度,规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权益。
3. 劳动报酬,明确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等福利待遇。
4. 劳动安全与卫生,保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5. 女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制度,对特定群体提供额外保护。
6. 劳动纪律与奖惩制度,规范劳动者的行为及违规处理。
7. 社会保险与劳动保险制度,提供社会保障及风险保障。
8. 职工培训制度,提升劳动者技能与素质。
9. 工会和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劳动者参与决策的权利。
10.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劳动纠纷的途径与方式。
11. 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和检查制度,确保法律实施与遵守。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包括《劳动保险条例》、《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与司法解释共同构成了广义上的劳动法体系。狭义上的劳动法则专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该法旨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该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以及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并应履行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等义务。用人单位应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国家则通过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等措施,逐步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同时,鼓励劳动者参与社会义务劳动、劳动竞赛等活动,并保护其科学研究、技术革新等成果。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参与民主管理或就保护自身权益进行平等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