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物交付不是质押合同的生效要件

更新时间:2021-09-01 09:07:2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除了具备《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条件外,质押合同的生效要件还包括以书面形式订立、质押的财产不是不动产等。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带大家具体了解“质物交付不是质押合同的生效要件”的详细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质物交付不是质押合同的生效要件

一、什么是质押合同

质押合同是质权人(通常是债权人)与出质人(既可以是债务人,也可以是第三人)签订的担保性质的合同。出质人将一定的财物(通常是动产、有价证券等)交质权人占有,向质权人设定质押担保,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质权人可以依法以处分质物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二、质物交付不是质押合同的生效要件

质押合同的生效要件:

1、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

2、质押的财产不能是不动产;

3、出质人与质权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4、质押合同是自愿的真实意思表示;

5、没有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公序良俗。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二十七条:设立质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

三、质押合同与主合同的关系

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

主合同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订立的经济合同。担保合同是债权人与债务人或者第三人订立的担保主合同债权实现的合同。因此,担保合同是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为根据的。有了主合同才有担保合同的必要,没有主合同,就不需要担保合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担保合同与主合同的关系是主从关系。担保合同的性质是从合同的性质。主合同无效,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也就是说,当事人在主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等于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担保失去了前提,因此担保合同也归于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是否会影响主合同的效力呢?不会的,因为主合同的存在并不以担保合同的存在为前提,因此,担保合同无效并不影响主合同的效力。

质押合同要具备《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条件。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对“质物交付不是质押合同的生效要件”的解答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知识。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合同生效的要件是什么
你好,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诺诚合同的是否一定以行为的履行为生效要件
你好,是否有签合同?具体要看你们双方所签的合同内容再做定论,需要对各项问题进行妥善解决才可以处理。为了提高沟通效率欢迎来电详细沟通。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经济合同生效的要件,合同必须是书面的
你好;看具体合同类别,一般是必须书面签订
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必备条件解析
合同成立的时间按照以下方式确定: 1、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2、当事人采用口头形式订立合同的,对方知道承诺的内容时
手写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根据法律规定,手写协议书只要符合法定生效条件就是有法律效力的,生效的条件分别是:协议当事人必须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双方达成的协议是真实的意思表示;协议的
有人想租我的拼多多店,是否合法?签订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一经有效成立,就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双方都必须严格遵守,适当履行,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
17岁无监护人的合同有效吗?
你好具体说说什么合约呢
请求鉴定是否是霸王合同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以及第四百九十七条的规定,如果该霸王合同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则属于无效合同:1、当事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
合作合同多久失去法律效力
对于合作合同多久失去法律效力的问题,一是按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二是当合同履行完毕后或合同解除后。若没有约定,可以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另外,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
在网上公司单方面签订合同合同有效吗?
您好!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双方签字认可才生效LU
你好我做养殖的被那个包技术包回收的片了然后签了合同有没有效
回收合同不生效,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1、签订合同的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合同的内容违反强制性的法律规定;3、意思表示虚假;4、当事人存在恶意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