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征地手续

更新时间:2021-10-24 14:10: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建设用地是用来建设建筑物及其建筑附属物的土地,我国法律规定集体的建设用地可以被征收归为国有,与此同时会进行相应的征地补偿。那么建设用地被征收征用的手续是怎样的,该如何补偿呢?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建设用地征地手续的相关内容。
建设用地征地手续

一、建设用地征地手续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经批准的建设用地,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一)征地公告。公告内容包括:批准征地的机关、文号、土地用途、范围、面积、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补偿的期限等;

(二)支付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三)安置农业人口;

(四)征收用地单位的费税;

(五)直辖市征地争议。

二、征地后续程序是怎样的

(一)签发用地证书

1、有偿使用土地的,应签订土地使用合同

2、以划拨方式使用土地的,向用地单位签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和《建设用地批准书》;

3、用地单位持使用土地证书办理土地登记。

(二)征地批准后的实施管理

1、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安置措施;

2、督促被征地单位按期移交土地;

3、处理征地过程中的各种争议;

4、填写征地结案报告。

(三)颁发土地使用证

三、建设用地被征地怎么补偿

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征收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征收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综上所述,建设用地征地手续,首先需要发布征地公告,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安置补偿被征地权利人,签发用地证书征地批准后的实施管理,最后颁发土地使用证。以上便是找法网编辑为您带来关于建设用地征地手续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南京建设用地征地拆迁补偿
法律分析:拆迁征地补偿标准是依照土地原用途依法、及时、足额的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住宅和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人群的社会保障费用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海南建设用地征地补偿标准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征收土地的补偿标准,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及法律规定的补偿项目确定补偿金额,给予相应的补偿。
建设用地征地的补偿标准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征收土地的补偿标准,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及法律规定的补偿项目确定补偿金额,给予相应的补偿。
集体建设用地,租用村集体用地,如何办理建设手续
法律分析:一、符合建房条件的用户向村民小组或村民委员会提出用地审请。二、村民小组或村民委员会根据年度控制指标和申请条件进行讨论,予以通过的按照村镇规划的要求
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走征地,怎么办理土地合法手续
征地补偿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对农民集体所有建设土地或棚户区实行征收或征用,并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2010年7月13日,国土部发布《关于进一步
是建设用地办证需要什么手续。
你好,建议咨询所在地土地局。
这片土地已经荒废了20年,还属于自己吗?
一、土地归国家所有或农民集体所有。开荒者一般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开荒者有权使用被开荒的土地,可以用来耕种,但不能用于建房。对于开荒地,一般是维持原有开荒者的
请问农村宅基地或者孙女?
符合申请条件,但能否批准,需看村里有无多余宅基地予以分配
多长时间可以批准宅基地申请?
你好:一般情况当时就能批准,裁定需要等待一两天
我家邻居没有宅基地批示,私自建房的怎么处置
法律分析:一旦发现房屋私自改造行为,我们可以向当地的住建局、房管局和规划局进行投诉。没有得到准许就随意变动建筑主体,比如私自更改承重墙以及房屋内其他结构的都是违
农村机动地已经确权后村委有权收回吗?
有土地的人尽管放心,土地确权了,在确权期内,村里面没有权利收回土地。首先,十九大工作报告确定土地承包关系在二轮承包期的基础上再延长30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