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产权到期如何续期

更新时间:2023-01-19 11:20: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房屋产权到期的续期是自动续期。此时缴纳租期费用即可。另外,到期指的是土地使用权到期,即国家收回土地和地上建筑物,需对业主进行补偿,其中缴纳租期费用低于同类土地出让金。
房屋产权到期如何续期

  一、房屋产权到期如何续期

  房屋产权到期的续期如下: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虽申请续期但依照前款规定未获批准的,土地使用权由国家无偿收回。

  1.延长土地使用权期限。可以由房屋业主联名提出,补交土地出让金,这个价格应该低于同类的土地出让金的价格,类似于成本价和市场价的差额。

  2.根据规划需要,国家收回土地和地上建筑物的,对业主进行相应补偿,用类似拆迁安置的办法解决。

  二、房屋产权办理的流程

  1.填写申请表。一般是抵押人到房屋产权登记机关领取房屋他项权证申请表,并按照相关要求填表。

  2.到银行审批和拿合同。抵押人填写完申请表后,应到借款银行去盖章,在银行同意盖章后,银行会把抵押合同借款合同给抵押人。

  3.登记。抵押人带上已盖章的申请书、相关合同、房屋价值评估报告、抵押人婚姻证明、身份证明、房屋产权证、国土资源使用权证等资料到房屋产权登记机关办理抵押登记。

  4.审核资料。房屋产权登记机关会对抵押人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房屋都是有他项权证的,贷款买房,找法网提醒您,他项权证是压在银行那里的。如果全款买房是不需要办理他项权证的,不过只要是想房屋进行抵押贷款的,都必须要有他项权证。他项权证一般会在银行贷款下来七个工作日之内办理好,不过每个银行都不一样。

  三、房屋产权70年到期后房子归谁

  房屋产权70年到期后房子归房屋所有权人。住宅用地所属土地的使用年限是70年,到期后可以根据当时的地价水平补缴土地出让金自动续期,再次申请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是永久的,不存在到期问题。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商用房屋产权到期怎么办
商用房屋产权到期处理方式通常包括自动续期和申请续期两种。自动续期一般适用于法律规定无需申请的情况,而申请续期则需要在产权到期前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具体选择哪种方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房屋产权期满后应如何进行处理
法律分析: 1. 房产所有权到期后如何处理,在法律中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明确规定了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
20年房屋产权到期怎么办
房屋产权20年到期会自动续期。 1. 土地使用者向土地管理部门提交续期申请书,除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的,应当予以批准。获得批准续期的,重新签订土地有偿使用
公寓房屋产权到期怎么办
一、民法典中公寓住房产权到期怎么办 1. 公寓住房土地使用权到期的,会自动续期。 2. 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3. 该土地上
房屋产权到期怎么处理处理
一、房屋产权到期怎么处理 1、房屋产权到期的处理方式: (1)可以续期,需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2)不可续期,土地使用权收回,对土地上建筑物、构筑物予以补偿
房屋产权到期后怎么处理,有没有法律依据
一、房屋产权到期怎么处理 1、房屋产权到期的处理方式: (1)可以续期,需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2)不可续期,土地使用权收回,对土地上建筑物、构筑物予以补偿
我们的40年房屋产权到期怎么办?
房屋40年产权到期后可以根据当时的地价水平补缴土地出让金进行续期,再次申请土地使用权。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40年,届满可以提前一年提
请问,关于房屋产权到期了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 1. 房产所有权到期后如何处理,在法律中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明确规定了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
房屋产权到期如何续期
房屋产权到期如何续期
建设用地使用权
你好,我想问下房屋产权如何过户?
两种办法办理房屋产权过户: 一、按房屋产权赠与办理房屋产权过户 1. 爷爷、奶奶携带《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房屋所有权证》和你携带《身份证》《户口簿
你好,我想问一下房产到期如何续期
房产到期,该房产属于住宅用地的话,一般会自动续期,当事人只要缴纳相关费用即可。属于其他类型的用地的,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后,土地使用者如需要继续使用,可在期限届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