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务派遣人员工资谁发

更新时间:2023-01-11 14: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劳务派遣人员工资由劳务派遣单位按月支付。单位应当从员工的工资总额中扣除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社保经费等发放工资。劳务派遣中发生了工伤由劳务派遣单位担责。

关于劳务派遣人员工资谁发,劳务派遣中发生了工伤由谁担责

  一、关于劳务派遣人员工资谁发

  劳务派遣人员工资由劳务派遣单位按月支付。

  根据《劳务派遣合同》约定,企业按月管理和考核派遣员工情况,确定派遣员工应发工资总额、社保经费、加班费、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等,每月底划拨到派遣机构财务帐上,派遣机构代发全部派遣员工的工资、代扣个人所得税、代扣社会保险金。所以,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由用人单位发放,在派遣单位领取。派遣单位负责给派遣人员发放工资,购买社保等。

  二、劳务派遣中发生了工伤由谁担责

  找法网提醒您,劳务派遣中发生了工伤由劳务派遣单位担责。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十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的,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申请工伤认定,用工单位应当协助工伤认定的调查核实工作。劳务派遣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可以与用工单位约定补偿办法。被派遣劳动者在申请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工单位应当负责处理职业病诊断、鉴定事宜,并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

  三、劳务派遣和正式员工的工资待遇一样吗

  找法网提醒您,劳务派遣和正式员工的工资待遇是一样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非常明确: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劳务派遣又称人力派遣、人才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雇员租赁,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劳务派遣员工和单位的正式工待遇方面应当是一样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务外包工资由谁发
劳务外包的员工工资遵循同工同酬的劳动报酬计算方式,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坚持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和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载明或者约定的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应当符合前款规定。
派遣员工工资的发放
派遣员工工资的发放
劳务派遣知识
劳务派遣进厂工作工资是谁发
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是由其用人单位,即劳务派遣单位来按月支付的,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工资。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劳务派遣工资谁出
派遣员工的工资是由劳务派遣公司发放给劳动者的。一般来说劳务派遣工的工资都是先由用工单位发给劳务派遣公司,再由劳务派遣公司发给派遣工,所以名义上是劳务派遣公司发的,但实际上还是用工单位发的。法律依据:派遣员工的工资是由劳务派遣公司发放给劳动者的。一般来说劳务派遣工的工资都是先由用工单位发给劳务派遣公司,再由劳务派遣公司发给派遣工,所以名义上是劳务派遣公司发的,但实际上还是用工单位发的。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派遣工的工资由谁支付
你好,由劳务派遣公司支付
劳务派遣人员工资福利怎么发?劳务派遣人员工资福利由谁发?
(1)《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2)《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3)《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人员的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可见,由哪一方为劳务派遣人员缴纳各项社会保险是由劳务派遣公司和实际用工单位协商确定的。但不管如何约定,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都必须为劳务派遣人员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不能互相推脱,侵犯劳务派遣人员的权益。
劳务派遣人员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第五十九条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是多少元
根据劳动合同约定。
今天申请鉴定,今天做劳动能力鉴定。这对农民工有好处吗?医疗期间没有说法吗?我爸5月18日受伤,7月16日做了工伤认定决定。今天,我申请了鉴定。到目前为止,四个月还有一天。
1、发生工伤后首先应进行工伤认定,然后在治疗终结或治疗相对稳定后进行工伤鉴定。 2、工伤认定一般在工伤发生后30日内由有人单位提出,如果用人单位不提出,工伤职工或者直系亲属可以在工伤发生1年内提出,受理的部门是劳动局(内专设工伤认定的部门);
公司转岗降薪,我申请劳动仲裁,会胜诉吗?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申请劳动仲裁的一般由劳动者举证的,但如果调岗降薪的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的,由用人单位举证。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社保卡预留的身份证号码已经过期,需要去哪里更改
社会保障卡身份证信息可采取如下方式更改:(1)如果客户仅是居民身份证有效期过期的单一情况,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我的-设置”,证件有效期维护拍摄身份证正反两面照片的方式线上自助办理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更新,更新后账户立即可以使用。如未开立手机银行,需通过营业网点柜面办理。(2)客户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国籍、性别通过营业网点柜面进行修改。客户地址、电话、职业、证件有效期可通过营业网点柜面,或通过智能终端、电子银行渠道进行修改。(3)客户可以通过营业网点进行信息修改,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办理;通过智能终端进行信息修改的,除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外,还需携带客户本人社会保障卡。大部分银行的社保卡金融账户和医保账户联动,如果客户预留的身份证信息过期,那社保卡这两个账户将都不能正常使用。参保人员要关注自己的身份证有效期,如果发现已过期,抓紧咨询发卡银行,并更新预留身份信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你好,我现在已经递交辞呈,可是主管说要我做完一个月后才能离职h
递交辞职报告后,并不是一定要一个月才能离开。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达成一致的,可以在其协商的日期就离开;如果双方未协商的,则一般要一个月后才能离开,但是劳动者还在试用期的,则三日后就能离开;如果用人单位严重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则劳动者最快在当天就能离开。<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br/>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br/> 第三十七条<br/>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br/> 第三十八条<br/>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br/>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br/>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br/>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br/>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br/>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br/>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