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的主要措施

更新时间:2019-01-17 17: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职业健康权是指劳动者有权享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能够了解劳动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职业病,并得到尽早的治疗。那职业病防治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呢?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呢?找法网小编为您说明。

职业病防治的主要措施

  一、职业病防治的主要措施

  现在越来越多的职业病成为劳动者的隐形杀手,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的伤害,采取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是根据职业病可以预防,但是很难治愈这个特点提出来的。所以,职业病防治工作必须从致病源头抓起,实行前期预防。

  “预防为主”,是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职业病防治工作,由传统的发生问题后进行处理的工作模式转变为预防管理的模式,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不要等产生了职业病再去被动地处理后事,而要把职业病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职业病危害知情权

  企业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以合同附件形式签署《职业病危害告知书》,如实告知相关内容。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及《职业病危害告知书》中未告知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时,企业应当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及《职业病危害告知书》相关条款。《职业病危害告知书》作为劳动合同附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劳动者在签订合同时有权知道所从事岗位存在或产生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如劳动者怀疑患有职业病,一是要尽快到有职业健康检查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初步断定自己所患的疾病是否与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果不能排除职业病,需要带齐相关职业资料。职业病防治的主要措施,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新修改职业病防治法有几条预防措施
你好,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建设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
预防职业病的措施有哪些
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方针是: 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