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赠与公证怎么办?以一则案例介绍

更新时间:2020-07-14 14: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房屋赠与公证是房屋赠与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在房屋赠与的过程中,是会涉及到公证的相关事项的,很多人还不知道怎么办理。那么,房屋赠与公证怎么办呢?下面将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案说法--房屋赠与公证怎么办?

  案情介绍:

  小张结婚的时候,父母出资为其购买了一套商品房,登记在小张和其配偶小潘的名下。婚后经过几年努力,小张和小潘两夫妻用攒的钱自己购买了一套商品房,看着父母年岁渐长,为了能让父母安享晚年,两人商量后决定将结婚时父母出资购买的房子赠与给父母,于是来到我处咨询办理赠与公证如何办理。

  公证人员了解到赠与人和受赠人都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赠与的房屋产权清晰明确,告知小张双方出于自愿,意识清楚的话,可以办理赠与合同公证,双方当事人到场,带齐相应资料办理。

房屋赠与公证怎么办

  准备资料:

  (一)当事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薄;

  (二)当事人的婚姻证明(如结婚证、离婚证、离婚协议等);

  (三)所赠与财产清单和财产所有权证明;

  (四)受赠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如需经有关部门批准才能受赠的事项,还需提交有关部门批准接受赠与的文件,代理人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受赠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代理人应提交有监护权的证明;

  (五)赠与书或赠与合同等;

  (六)赠与标的为共有财产的,共有人一致同意赠与的书面证明或共有人本人到场办理;

  (七)公证人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注意事项:

  赠与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即赠与人的单方申请,依法证明其将本人的财产无偿赠与他人的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

  赠与公证

  赠与合同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赠与人与受赠人双方以书面形式,就财产无偿赠与而达成的协议进行公证的活动。

  赠与合同公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房屋赠与公证怎么办”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要办理房屋赠与公证,需要双方当事人都到场,并准备齐全相应资料。若大家还遇到其它问题,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咨询专业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房屋赠予协议公证怎么做
你好,写好赠与协议了吗?房子有产证吗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房屋赠予协议公证怎么公证?
赠与合同的生效并不以公证为要件,并非一定要公证。办理赠与协议必须由赠与人和受赠人共同到公证机关办理,但是如果是办理赠与书,不需要受赠人到公证处
公证赠与合同要怎么弄?
您好,您写好赠与协议交到公证处就可以了
房屋赠与公证需要怎么弄,协议怎么写
可以去公证处咨询下,协议可以委托律师代写的
公证赠与房屋过户撤销
撤销赠与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赠与人撤销赠与必须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可撤销的赠与必须不是具有救灾、扶贫等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
继承房产怎样公证书,如何作废房屋赠与公证书
  赠与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产权人将个人所有的财产无偿地赠送给他人的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一、办理增与公证由赠与人住所地或赠与行
公证赠与人死亡房屋未过户
进行遗赠时,必须是发生在被遗赠人在世的时候,否则将会直接影响遗赠的效力。
多子女房屋赠与一方,公证与过户怎么办理?
房产过户公证是指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与房产有关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房产公证虽然不是房产交易的必经环节,但经过
你好,现在直系亲属房屋赠与需要赠与公证么
因房产赠与公证需要注意事项  房产赠与公证就是公民将属于本人的房产赠与给受赠人的一种法律行为。  虽然取得赠与公证书可以迅速办理过户手续,但应注意几个事项:  
我想咨询下房屋赠与公证问题,我老爷把房屋赠与给两个儿子,这份
房产公证需要的手续:(—)办理房产公证手续要求: 1.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 2.